古城區文化街道“雙基地”模式賦能林下經濟 奏響生態增收“雙重奏”
清晨的陽光穿透文化街道拉馬古社區魯準羅小組的林間縫隙,灑在鋪滿松針的地面上。林下土雞撲棱著翅膀穿梭在油杉與櫟樹之間,不時低頭啄食林間的草籽與昆蟲;不遠處的文化社區紅水塘小組,村民們正小心翼翼地為滇黃精幼苗松土,指尖拂過帶著晨露的葉片——這是文化街道“雙基地”模式下,林下經濟蓬勃發展的生動現場。


近年來,地處山區半山區的文化街道,立足26.8萬畝林地資源與適宜氣候條件,以“筑基固本、雙鏈示范、聯動共贏”為路徑,創新打造“林下土雞標準化養殖基地 林下中藥材示范試驗種植基地”的“雙基地”模式,推動“林禽共育”“林藥共生”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,走出一條生態保護與經濟增收雙贏的鄉村振興新路子。


據了解,文化街道通過精準研判產業方向、構建多元資金投入機制、盤活林區資源,為“雙基地”筑牢發展根基。近三年累計爭取各級銜接資金1000萬余元,盤活4000余畝林區資源,制定專項規劃明確發展路徑,推動林下產業向規模化、標準化邁進。目前,街道林下土雞養殖有效面積近1500畝,年出欄穩定在10萬羽以上;中藥材種植總面積3500余畝(含林下種植2600畝),年產中藥材400余噸,年產值約2500萬元。


在“雙鏈示范”環節,街道聚焦標準化種養基地建設。林禽共育方面,采用“合作聯社 公司 基地”模式,聯合麗江宏陽農業莊園有限公司,投入120萬元在拉馬古社區魯準羅小組建成350畝林下土雞養殖示范基地,投產后預計實現優質土雞存欄2萬羽、年出欄3萬羽,產值達324萬元。林藥共興領域,則構建“白藥集團 省農科院 麗江萬農 合作聯社 農戶”的“產研銷”融合模式,引入麗江萬農生物開發有限公司,投入420萬元在文化社區紅水塘小組打造350畝林藥示范種植基地,試種重樓、滇黃精等16個高值品種,預計年產值超350萬元,為后續2000畝種植推廣奠定基礎。


為了讓綠色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群眾,文化街道創新“黨支部 合作聯社 基地 公司 農戶”多元合作模式,建立“滾動回收保底、動態追加分成、長期固化聯結”三重利益機制,讓村集體和農戶實現“租金 薪金 股金 幫扶金 發展金”五重收益。2025年4—8月,基地已累計用工2027人次,帶動200余名勞動力就近就業;“雙基地”全面投產后,預計每年帶動就業超1000人,合作聯社年集體經濟收入達10.75萬元,輻射150余戶農戶參與,戶均增收8000元,真正實現“農戶得實惠、企業得效益、集體得發展”的多方共贏局面。

從雞群歡騰的林地,到藥材茁壯的林間,文化街道正以“雙基地”為筆,在綠水青山間繪就一幅“林禽共育、林藥共生,生態美、百姓富”的鄉村振興新畫卷。
| 我也說兩句 |
| 版權聲明: 1.依據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,版權歸發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,無商業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