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七絕 ? 成全吟
贊翁帆楊振寧忘年情
世人常論忘年癡,
卻見深情似水馳。
非是貪圖占玉樹,
甘將歲月共成詩。
乙巳滇旅閑人書
編者:詩注:
注:2025年10月18日,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走完103歲人生。翁帆女士用“愛是成全,不是占有”的理念陪伴其右21載。是兩位睿智之人相互扶持,彼此成就的典范。賦七絕平水韻“成全吟”以敬之。
首句“世人常論忘年癡”,開篇便拋出爭議焦點。在世俗眼光里,忘年之戀往往被視為“癡”或“怪”,人們習慣用年齡差距來質疑感情的純粹性,這種先入為主的偏見,恰是引發思考的起點。讀者不禁會問:難道愛情真該被年齡框定?
次句“卻見深情似水馳”,筆鋒一轉,以“水”喻情。水的特質是包容與流動,既不強行改變河道,也不因礁石阻隔而枯竭。翁帆與楊振寧的情感,恰如流水繞石,非但未被世俗眼光沖散,反而在歲月中沉淀出更澄澈的默契。此句暗合“成全”主題——真正的愛,是允許對方以本真姿態存在。
第三句“非是貪圖占玉樹”,直指占有欲的虛妄?!坝駱洹庇髦笚钫駥幍牟湃A與地位,若以占有為目,這段關系早已在輿論壓力下崩塌。而翁帆的選擇,是站在楊振寧身旁,成為他學術生涯的同行者而非附屬品。這種“不占有”的姿態,恰恰是對愛的最高詮釋。
末句“甘將歲月共成詩”,以“詩”收束全篇。詩是情感的結晶,需兩人共同執筆。他們的忘年戀,沒有驚天動地的誓言,卻在日常的陪伴中,將柴米油鹽譜成樂章。這種“成全”的智慧,讓愛情超越了年齡與世俗,成為彼此生命的注腳。
全詩以爭議起,以共鳴終,既呈現了忘年戀的外部壓力,又揭示了其內在力量。讀者在品讀時,會不自覺反思:我們是否也該以更包容的心態,去理解那些突破常規的愛?畢竟,愛的本質,從來不是占有,而是讓對方成為更好的自己。

詩作:劉尚林
書法:滇旅閑人
編發:謝佳穎
| 我也說兩句 |
| 版權聲明: 1.依據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,版權歸發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,無商業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